多元智能与学科综合实践

未来社会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思维与能力?

这些能力应如何进行自我训练?

我现在开始训练了吗?

不论我们正处在工作、大学、中学还是小学阶段,以上三个问题都是我们每天应做的自我提醒。

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学习,不是盲目鼓励学生要勤奋和刻苦,而是支持学生首先要清醒地认知一一我为何而学,其次,才是如何有效达到学习目的。

这是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,也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,更是一个机会与挑战时刻并存的时代。世界的不确定性正每日剧增,人类正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新问题。即使是再权威的专家,也无法直接肯定地告诉我们标准答案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在生活里去发现、探索,并解决。

而这,正是《多元智能与学科综合实践》一书主要探索的教学方向,也是这-系列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:

1.学会提出问题,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。
问题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维度。学习批判性提问、分析和判断,帮助学生在诸多阅读材料、 情境中去伪存真,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,训练学生的大脑。呈现从问题的提出,到寻找、 修正、得出答案的全过程,而非直接给出答案。
2.学会解决问题,主题探究、项目式学习是学科综合实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。
以问题式、任务式思维为导向,训练学生熟悉使用检视阅读、分析阅读、主题阅读等读 书方法。在与社会、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探究中,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细胞,使其多种智 能随着问题的解决同步增长,自然而然地掌握并实践各类学科知识,变得更有智慧。
3.多样化的学习方式,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。
霍华德•加德纳认为:“智能不仅是科学思维的能力,也不仅仅是逻辑和推理的能力,还 包括了创造能力、领导能力以及从事艺术活动、手工艺制作和在职场工作的能力。”语 言智能、数理逻辑是学生训练的两大主线,除此以外,学生还会接触到音乐智能、空间 智能、人际智能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。

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好的时间,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中学六年和大学四年是培养学生核心思维与能力的关键时期。考试只是验证学习成果的辅助方 式,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。不论我们是作为学生,还是家长、教师,我们都可在一开始学习时,就具备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。唯有如此,我们的学习才不会与社 会脱节,并成为搭建我们未来幸福生活的桥梁。当你真正拥有这样的眼光,你会发现,考试是如此简单。

逻辑思维与领导力培优
跨学科综合实践
课程意义

未来社会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思维与能力?

这些能力应如何进行自我训练?

我现在开始训练了吗?

不论我们正处在工作、大学、中学还是小学阶段,以上三个问题都是我们每天应做的自我提醒。 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学习,不是盲目鼓励学生要勤奋刻苦, 而是引导学生清醒认知为何而学, 其次才是如何有效达成学习目的。

这是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,也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,更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。 世界的不确定性正每日剧增,要想在变化的世界里成功,除了学科知识和技能外,学生还需要成功素养, 如协作能力、(口头、书面和视觉化的)沟通表达能力、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、项目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、创新能力以及应对自身生活和所处世界的挑战的责任感。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成功素养正是《多元智能与学科综合实践》一书主要探索的教学方向,也是我们开设《逻辑思维与领导力培优》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。

课程目的

引导学生清醒认知为何而学,如何有效达成学习目的。

1. 学会提出问题,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; 问题决定了思考的维度。学习批判性提问、分析和判断,帮助学生在诸多阅读材料、情境中去伪存真,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,训练学生的大脑,呈现从提出问题,到寻找、修正、得出答案的全过程,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。

2. 学会解决问题,主题探究、项目式学习是学科综合实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; 以问题式、任务式问题为导向,训练学生熟悉使用检视阅读、分析阅读、主题阅读等阅读技巧,在与社会、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探究中,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细胞,使其多种智能随着问题的解读同步增长,自然而然地掌握并实践各类学科知识,变得更睿智。

3.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,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。

霍华德·加德纳认为:智能不仅是科学思维的能力,也不仅仅是逻辑和推理的能力,还包括了创造能力、领导能力以及从事艺术活动、手工艺制作和在场工作的能力。语言智能、数理逻辑是学生训练的两大主线。

课程设置

该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:世界历史文化,全球经济,国际关系及领导力综合实践。各内容模块下设置不同的议题,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来完成主题探究任务。

课程内容简介
模块一:世界历史文化

议题一: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---丝绸之路

(1)丝绸之路古往今来的历史文化探究 (2)一带一路的发展探究

议题二:欧美文化---欧洲文化的起源及美国文化的形成

(1)欧洲文化的起源: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探究 (2)美国文化的形成:民主自由价值观探究 (3)欧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探究

议题三:东西文化探究

(1)东西文化形成的原因探究 (2)东西文化的差异对比探究

模块二:全球经济

议题一:湾区经济体发展探究

(1)湾区经济体特征特点探究 (2)湾区经济体发展战略探究

议题二:四大湾区+欧洲经济共同体

(1)世界四大湾区对比探究 (2)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探究

模块三:国际关系

国内外时事热点综合探究

模块四:领导力综合实践

实践一:个人演讲

结合不同内容的议题,熟练掌握并运用个人演讲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完成个人演讲任务。

实践二:团队辩论

结合不同内容的议题,熟练掌握并运用团队辩论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完成团队辩论任务。

实践三:学术写作

通过对英语学术写作的必备基础知识的学习,结合不同内容的写作背景来融会贯通写作技巧,提升写作逻辑和思维方式。

实践四:小组项目

轮任不同主题探究项目的组长,带领组员发现问题,探讨问题解决方案,确定分工,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协调,最终解决问题。

课程时间安排

上课时间 内容模块
每周六上午09:00-12:00 全球经济
每周六下午14:00-17:00 世界历史文化
每周日上午09:00-12:00 国际关系
每周日下午14:00-17:00 领导力综合实践

学习模式

主题探究式学习

(1)在主题探究背景下,通过资料的搜集/阅读/整理/分析,锻炼学生阅读及思维的能力;

(2)主题探究式学习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,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进一步探究及实践的起点。

项目实践式学习

(1)通过对世界历史文化/全球经济/国际关系的探究,形成理性认知,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理清概念和定义,头脑风暴,构建和假设,独立学习和汇总有效信息,制定项目目标。

(2)通过小组实践/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,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
(3)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示和呈现个人或小组项目的成果,例如自媒体平台(音频/视频等)或者是论文发表的形式。

学习流程

1.主题导入:导师引入该节课的主题内容

2.理论学习:学生根据导师的提示对背景材料进行阅读分析

3.思维提升:导师抛出诱导式问题,引导学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深化思考,多途径进行资料收集,分析及归纳,形成自己的见解

4.实践锻炼:小组讨论,导师进入每个小组进行指导/评价

5.成果呈现:个人演讲/小组辩论/作品展示

6.成果输出:学术论文

7.综合评价:导师结合课程各环节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

课程亮点

1.全英“浸泡式”学习

2.任务式学习促进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,国际化,多元化

3.项目式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,淬炼领导力

课程收获

1.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

2.增强国际理解能力

3.学会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

4.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力

5.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